进入雨季,我区全面吹响了防汛工作的“集结号”。从顶层设计的精心部署,到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改造,再到智慧防汛平台的创新应用,MK体育官网入口我区正以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措,织密防汛“安全网”,守护城市“生命线”。
城区市政管网是城市排水系统的“毛细血管”,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防汛能力。为了确保城区排水顺畅,我区全面开展了市政管网疏通工作。在城区主干道路降子路上,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操作着专业的清洗设备,对管道进行清洗和疏通。“目前城区一共有379公里管网,除了汛前要求把所有管网疏通一遍外,眼下主要是对商铺门口,尤其是餐饮店门口的雨水管网加密疏通,保证强降雨期间排水通畅。”区排水管理服务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汤振宇介绍,除此之外,近两年,区水利部门还陆续对城区道路上的收水篦子进行改造,将传统的侧边收水篦子改为朝天式,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大大增强了排水能力。据悉,此前侧边的收水篦子容易被树叶、垃圾等杂物堵塞,影响排水效果。现改为朝天式后,雨水可以直接流入收水井,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进一步为城市排水增添了保障。今年以来,区水利部门已经在定安路及降子路上完成了56处改造工程。
作为武进太湖综合治理、省水利重点工程武南片区防洪除涝及畅流活水闸站建筑物一期工程于去年底建成并通过完工验收。项目总投资3亿元,位于湖塘镇、牛塘镇、西湖街道、南夏墅街道武南河沿线,主要建设防洪除涝和畅流活水4座引排闸站建筑物。其中,长沟河南枢纽排涝流量为15立方米/秒;湖塘河南枢纽排涝流量为15立方米/秒;大庆河枢纽排涝流量为9立方米/秒。所有工程于今年汛期投用,保障武南片区防洪除涝安全,并于今年开始调水促进武南片区水体有序流动,改善城区水环境。
此外,由淹桥浜闸站和庄桥浜闸站组成的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配套闸站建设工程也已建成并能发挥效益。其中,淹桥浜闸站位于312国道桥南侧的淹桥浜河道上,属于武进城区防洪大包围;庄桥浜闸站建于圩田桥南侧,主要服务于牛塘片区防洪排涝。
在信息化时代,科技手段为防汛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去年以来,区水利部门积极探索智慧防汛新模式,新建了防汛智慧平台,实现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
走进防汛指挥中心,记者在防汛智慧平台上看到了不少信息:全区50余个河道水位点的实时水位,城区各下沉式通道的积水情况,各乡镇的雨情等实现了整合工作人员透露,平台能实时监测水位、雨量等指标信息,超过预警阈值会立即发出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平台还可以实时获取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和模型算法,模拟不同降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情况,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防汛工作作好数据支撑。据悉,该平台已接入我区各防汛成员单位,且全区大江大河、区直管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责任人等均可通过该平台掌握实时情况。“结合这个平台,我们将传统的,基于历史经验的调度方案,转变为数据要素赋能的城市内涝风险治理调度方案,执行突发事件和情境下的快速响应和精准调度,根据灾害时空推演和风险预警的结果快速响应,生成最优化的调度方案。”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盛凯介绍,平台整合了基础地理、河道水系、水利设施、水文气象、历史灾情和社会经济6大类数据,通过构建数据底座,实现了城市内涝风险治理的可视化推演。同时,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全域防洪除涝风险推演及城市水网洪涝协同智能调控,提升城市水安全管理水平。
在位于区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的大通河西枢纽,工作人员正对水泵机组进行全面巡检,中控室内实时监控屏幕闪烁,电流、电压等数据跳动更新,确保设备运行稳定。作为区域防洪排涝的核心枢纽,大通河西枢纽与东枢纽形成“双保险”,通过5台水泵机组以每秒共计50立方米的流量,将大通河、长沟河等中心城区河道涝水外排至京杭大运河。“5月份以来,大通河西枢纽开机总计65小时,大通河东枢纽开机6小时,遥观南枢纽开机81小时,马杭枢纽开机68小时。”区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副主任范斐透露,区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下辖30座各类泵闸站,汛期实行“统一调度、分级响应”机制。除大通河枢纽外,遥观南、北枢纽等关键节点同步运作,强降雨期间,将通过接力排水将太湖来水排入长江,缓解区域防洪压力。据悉,30座各类泵闸站均于汛前完成了各项维保工作,并进行了试运行。进入汛期以后,枢纽中心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积极开展各类日常巡查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将根据天气和水位情况,及时做好调度工作,MK体育官网入口确保城区的防汛安全。
今年,我区还进一步完善了应急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重点修编防汛抗旱、特大暴雨避险、水库塘坝防汛抢险、防御台风等4大类预案。同时,盯紧“防大汛、抢大险”的总体要求,完善抢险队伍建设,全区各防汛责任单位成立防汛抢险队224支共4537人,其中区级建立工程抢险施工、应急排涝、运输、抢险设备储备等7支256人的专业队伍,汛前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抢险队伍拉得出、打得响。定量规范储足各类物资,各地各单位对防汛物资进行了全面检查、清点,并按规定增储补足,全区足额足量储存袋类121.65万只、桩木65.167立方米、土工布8.9万平方米等防汛物资。
此外,各在建工地已完成汛前检查,住宅小区属地板块和物业服务企业全面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自建房、市政设施等度汛情况完成全面摸排,所发现的问题均已整改完毕。
防汛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容不得丝毫懈怠。当前,常武地区已进入主汛期,武进各地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区域防汛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更加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为百姓筑起防汛“安全堤”。